本文目录一览:
- 1、根据《威尼斯商人》中语段,简单评价Venice
- 2、威尼斯商人(节选) 莎士比亚 为夏洛克辩解
- 3、夏洛克的真实形象,种族歧视下都有什么样的不堪?
根据《威尼斯商人》中语段,简单评价Venice
16世纪的威尼斯是个强大、自由的城市,但这样一个城市还是像其他地方一样,对犹太人的压迫依然不减,依然有种族歧视。
法律规定犹太人只能居住在旧城里,日落后,城门紧闭,由天主教徒把守;白天,任何外出的犹太人都要戴上一顶红帽子,已示他犹太人的身份。
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财产,所以只能放高利贷,但这有违天主教规定,那些狂热的宗教分子处处打压他们,那里的人们压根看不起他们。
犹太人受到的这些不公平待遇,塑造了《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吝啬、残忍的形象。他坚持要割下安东尼奥的肉甚至想要了他的命,来拾起自己的尊严。
夏洛克觉得不公平,为什么要处处针对犹太人!为什么在法律上明明是他占理,最后却赢得依然是那些所谓的真诚善良的人!
这是16世纪的威尼斯——不公平,这个城市跟众多的城市一样!唯一能说特别的,就是它的美丽了吧。
威尼斯商人(节选) 莎士比亚 为夏洛克辩解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一角色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虽然是个守财奴,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
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的人。可是我却觉得真是非常不公
平的,莎士比亚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将所有邪恶的元素集一身,将他的阴险与狠毒描写的淋漓
尽致。安东尼奥却是完全的美化:他珍重友情,为了朋友而向高利贷者借钱并为此死而无怨;他
宽宏大量,面对夏洛克的无耻阴谋,竟逆来顺受;面对死的威胁,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
惧,视死如归的气概。总之,他身上有正派,重情,温文尔雅等人文主义者为之沤歌的品质。可
我却觉得安东尼奥只是用来衬托夏洛克的一个小小的角色。虽然莎士比亚讽刺的是犹太商人夏洛
克,可是他同时也表现出了当时欧洲政府对犹太人的歧视和排斥。16世纪即使在威尼斯这个欧洲
最强大最自由的城市,对犹太人的偏狭在当时也是个无法更改的事实。依据法律被迫居住在围墙
隔离的古老厂房或者贫民窟内,日落之后大门就会锁上由基督教徒来看守。白天任何犹太人离开
贫民区都要戴上一定表明他们是“犹太人”身份的红帽子。犹太人禁止被拥有财产,所以他们只能
放高利贷,将钱借出收取利息,而这也是违反基督教法律的。对于威尼斯商人他们熟视无睹,但
是对于仇视犹太人的的宗教的的狂热者来说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会殴打辱骂甚至剥夺犹太人生的
权利。
而这种种的不公平,正是造就了夏洛克变态人格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夏洛克是一个可悲的角
色,他并不可恨,可恨的是当时的社会,正是社会造就了一个悲剧的夏洛克。
夏洛克的真实形象,种族歧视下都有什么样的不堪?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来不会被时代与区域束缚,在所有的时代和人类中都能够得到找到这些形象的影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形象就深受争议。
夏洛克的形象被认为是十恶不赦的恶棍,是莎士比亚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归结于金钱导致;一个悲剧角色,是资本主义与宗教冲突的牺牲品;他亦正亦邪,有人性的弱点也敢向权威进行挑战。
一、任劳任怨遭受歧视的犹太商人,社会对种族的歧视远远高于对法律的维护
中世纪的欧洲处于被基督教会统治,犹太人作为出卖了耶稣的负面形象,受到了当时不同国家和民族基督教信徒的歧视,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
经商才能被人为的压迫,无法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还要被强行征收税款,为了生存他们要么做起了流动的商人或者放高利贷。
进行高利贷经营不但需要有充足的资金,还要有敏捷的思维和眼光,否则就会处于风口浪尖。
这种经营被基督教徒视为无耻的贸易,但这种经营是犹太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方式。
基督徒一边传播仁慈的思想,一边将犹太人处于绝境之中。夏洛克也是在这样的社会中,积累财富得到生存,他付出的辛苦可以想象。
忍受基督教徒对其厌恶的侮辱的同时还要在众多人群中寻找需要借高利贷的人,
多种折磨没有让他放弃,他凭着自己的毅力维持家庭,抚养女儿,积蓄了可观财富。
贪得利益是所有商人的共同特点,高利贷商人夏洛克也想自己的钱能够快速产生利息,投入大笔资金获得利润完全符合了商人的经营规则。
作品说夏洛克的钱是剥削来的脏钱,那么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一样的。安东尼奥从其他国家运回低价货物再高价卖给基督教徒获取大量利润,只不过一个是现金获利一个是转卖获利。
现在看来夏洛克的行为并没有什么过错,如果夏洛克不借钱给需要的人,他们将无法度过资金短缺的危机。
安东尼奥在经济短缺的情况下与夏洛克签了借款条约,这是双方自愿的行为,并不是夏洛克强加于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的船发生意外无法及时还钱按照合约夏洛克有权利向他要钱,而安东尼奥则是因为没有做出风险估计造成个人损失,这是个人的责任。
“按照合约里你如果不能即使还给我钱,那就随我的意思,在你身上任何地方割下一磅肉作为处罚。——夏洛克
很好,就这么办,我愿意签订这份合约。——安东尼奥”
古罗马制定的《十二表法》不只是规定了合约的具体条件,而是成为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应,这个法律将契约看做立约人之间的法律,维护了债权债务关系。
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钱时,并没有像自己说的有尊贵的地位与修养,而是对夏洛克冷嘲热讽,充满歧视,夏洛克依然借钱给他说明他本人就是一个具有仁慈心的商人。
欠债就得还钱,如果没有及时还钱就按照合约依法制裁安东尼奥。
夏洛克在法庭上按照合约向他索取一磅肉,完全合乎法律。
这一磅肉是夏洛克应得的,是他的财产,是两人签订合约时安东尼奥同意的,而
法庭却从人性的上斥责合约条款的残忍性,对夏洛克进行处罚却维护失信人安东尼奥。
二、仁慈爱女,对待感情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视的父亲形象与冷漠的基督教和世态炎凉的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夏洛克心中女儿杰西卡远远比金钱要贵重,是夏洛克一生的希望。
他在基督教徒的世界里遭受排挤,而家中的女儿是他唯一的动力。
家中仆人直呼杰西卡名字时让夏洛克火冒三丈,他认为地位低下的仆人直呼女儿的名字是对她的不敬。在繁忙的生意至于还提醒女儿注重身体,显然是一个慈祥的父亲形象。
女儿为情所困与基督徒私奔带走大量财富时,夏洛克十分生气,这不是对女儿生气,而是对女儿安危的基督担忧。
杰西卡用一枚戒指换了一只猴子时,夏洛克心痛的以泪洗面是因为这枚戒指是已经去世的夫人送给自己的爱情信物,是对妻子唯一的念想,它的价值根本无法评估。
夏洛克对爱情信物视如生命,巴萨尼奥和葛莱西安诺却把信物送给了博士和书记,可以看出夏洛克更懂得感情的珍贵
。
虽然巴萨尼奥为了朋友愿意放弃生命,但联连同爱情一起丢弃就不值得让人颂扬了。另外几个基督徒对爱情的看法让夏洛克增加了对女儿的担忧。
“我有一个女儿,我宁愿她嫁给强盗的子孙,也不愿她嫁给一个基督徒。”
虽然带有种族的偏见,但也反映出作为父亲的责任,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女儿的未来,说明他是一个有感情的父亲,并不是法院指控放高利贷无情的商人。
生活的苦难将夏洛克打造成为隐忍的性格,在女儿失踪后,这些苦痛全部迸发让他发疯似的寻找自己的女儿,但没有人对他表示同情,只有无休止的咒骂,世态炎凉由此可见。
杰西卡对父亲的思念和负罪感也体现出了夏洛克慈父的形象,她知道父亲对外人心狠手辣对自己却有着无微不至的关照,反映了父亲对女儿的呵护。
三、爱财如命的威尼斯商人拒绝金钱利益只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法律的公正性
公园前586年犹太国灭亡,之后的千年间流浪于世界各国,西方国家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反犹太人事件,这些事件并不是因为犹太人的行为,只是犹太人被当做发泄怨恨的对象遭受杀戮。
他们在宗教上不可与基督教徒在一起,集中居住在犹太人贫民区,并且外出要佩戴代表犹太人身份的标识。
夏洛克生存的社会并没有因戏剧而发生改变,同样非常可悲。他在交易所中被骂却只能忍气吞声,以犹太人顽强的生命在这个社会中发展成为拥有大量财富的商人。
当听说安东尼奥的货船发生意外,他心中压抑了多年的仇恨爆发出来,
“你们已经把残虐的手段交给我,我一定会照着你们的教训实行并加倍奉还。”
这是夏洛克声讨与控诉,他控诉人间的不公平,希望唤起人们对平等的追求。
威尼斯法庭上,公爵、巴萨尼奥 、葛莱西安诺愿意以十倍甚至二十倍的价格偿还安东尼奥的借款遭到拒绝。
如果夏洛克真的是金钱至上的高利贷商人一定会欣然接受,但是金钱的诱惑被夏洛克脑海中对过去种种被侮辱,对民族的迫害的仇恨已经达到顶点。
面对金钱与仇恨,他选择了复仇,体现了夏洛克心中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情怀。
故事的结尾夏洛克复仇失败,法官判处他的财产充公,并将其处死。同时法官为了表现出基督教徒的“仁慈”,赦免他的死罪,但是夏洛克却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