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无纠 长生千叶 1686 字 2022-08-28

大司徒接过文书,大约看了几眼,很是不屑,结果看到其中一条,立刻眼睛一亮,似乎想要强弩之末的做文章,一方面把文书传下去,一边方面拱手说:“君上,大司农想要削减君上的吃穿用度,还有后宫娘娘的吃穿用度,这有违礼制,破/坏了祖/宗规矩,实在不妥啊!”

齐侯昨日看了文书,就知道有人会在这个上面做文章。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国君节俭起来,用自己的吃穿用度给灾民补给,这不是体现国君爱民的地方么?为什么会有士大夫脑子进水的反/对?

道理很简单,因为那个时代,礼制重于一切,礼义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义是仁义道/义,而礼呢?其实就是礼义和规矩,天子、诸侯、士大夫们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吃几种粮食,吃几种肉,直的肉放在左手还是右手,弯的肉放在左手还是右手,带骨的肉放在近处还是远处,那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这种规定体现出了天子和诸侯的权威。

因此吃穿用度,在很多士大夫眼中,那是不可撼动的,若是改了,就是不礼。

被尊为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圣/人,觉得霍乱鲁国,杀侄/子与嫂/子通奸的庆父,并非是谋反之臣,因为什么?自然是因为礼义,按照礼义,庆父也享有鲁国公爵之位的继承权,因此不算逆贼。

柳下惠与臧辰,同为名士,而柳下惠的大名在后世尽/人/皆/知,而臧辰的名字,可谓是名不见经传,但是按照历/史贡献来说,臧辰的贡献远远超越柳下惠,这又是为什么?自然也是因为礼制,在当/世人眼中,臧辰便做了简化鲁国祭祀,破/坏礼制的坏事儿。

因此大司徒一下就抓/住了这个把柄,想要怒怼吴纠。

吴纠则没什么不安稳的样子,只是笑了笑,说:“纠知道,这一条有为祖/宗礼制,只不过眼下乃是特殊时期,地/震造成了河床决口和泥石流,周边的邑都受到了波及,如此一来,我齐国的粮仓虽然丰盈,可以抵挡灾/祸,播放赈灾粮,但是因为地/震带来的长久不利效应,农田不能开垦,以至天气的骤变,都影响到之后几年,甚至十年的发展,若百/姓没有发展,更别提征收赋税,我齐国的粮食收成,将会持续低靡很长一段时间……若是能将齐宫之中,本就用不到用不完的粮食和消耗充补粮仓和国库,这个低靡的时期将大大减少,若是此时有什么意图不轨的诸侯国想要趁机动手脚,我齐国也好有应对。”

他这样说完,大司徒还想用祖制和礼义说话,但是没想到,一向是老齐人一派的高傒突然拱手说:“高傒请/命,自愿减少用度,以充国库。”

国懿仲也拱手说:“懿仲亦请/命。”

高傒和国懿仲可谓是朝/廷上的风向标,毕竟他们不仅仅代/表齐国,还代/表了天子,两个人一开口,顿时好多人都开口自愿请/命,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墙头草随风倒,目的达到了就是极好的。

吴纠拱手说:“君上,朝中卿大夫们皆是爱民忠心之臣,实乃我齐国之福,恭喜君上了。”

吴纠一开始得罪了不少人,不过这一句话也讨好了不少人,齐侯笑了一声,说:“大司农说的正是。”

齐侯和吴纠这样一唱一和的,竟然真的完美控场了,担心的人全都在旁边松了一口气,将心放回肚子里。

大司徒知道高傒和国懿仲已经叛/变,大司空说好的力挺自己,也悄悄的随风倒了,这样一来,大司徒孤立无援,却十分不甘心。

于是大司徒便梗着气儿,说:“君上,老夫年老,灾/祸来的突然,老夫无法管理此事,还请君上将此事交给其他卿大夫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