琛璃转过身来,瞪着刘长邑,还给他自谦起来了?真是能个儿不死他了!

只是琛璃的话还未说出口,“啪嚓——”一声巨响,破陶碗摔在地上,直接砸了个粉碎,紧跟着琛璃一口血涌出来,喷溅在牢房的木栅栏上。

“琛璃!?”刘长邑吃了一惊,立刻冲上去,大喊着:“开门!把门打开!找御医来!”

牢卒也吓得半死,俘虏怎么吃着吃着饭,突然开始吐血,这可是吐蕃的俘虏,若是死在神策军牢营,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快开门!”

“是是是!”

牢卒将门打开,刘长邑大步冲进去,琛璃已然站立不稳,后仰摔倒过去,刘长邑一把抱住琛璃,也不嫌弃他浑身是血,哪里还有往日里的平静面瘫,大喊着:“御医!!医官在何处?!”

“快快快!御医!去请御医!”

众人慌乱的时候,正好刘觞进入了牢营,赶紧跑过去,蹲下来试探琛璃的鼻息,随即喃喃的道:“没……气了。”

“怎么可能?刚才还……”还好好儿的。

刘长邑的话卡在嗓子之中,怀中的琛璃浑身是血,静悄悄的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和方才判若两人。

刘觞皱眉道:“吐蕃俘虏琛璃事关重大,今日的事情,谁也不能说出去!”

牢卒们早就吓得三魂七魄飞升,立刻跪下来叩头:“是是是!小的们知晓了,知晓了!宣徽使放心,放心,一定不会说出去!”

长安别馆,夜色已经浓郁,一条黑影慢慢拉长在月色下。

没庐赤赞出了自己的房舍,机警的环视四周,这才往黑影的方向走去,笑道:“幺弟,你来了。”

那黑影眯了眯眼目,似乎不喜欢没庐赤赞这样的叫法。月色朦胧,透过稀疏的树缝,轻扫在那黑影的面容之上——鱼之舟!

鱼之舟脸色冷淡,幽幽的道:“琛璃已死。”

没庐赤赞道:“哦?当真如此?”

鱼之舟冷漠的道:“大明宫封锁了消息,倘或你不信,大可以自己探听,但是在场的,除了宣徽使刘觞,还有几个牢卒之外,只剩下御史大夫兼大理卿刘长邑。此事事关重大,你也清楚中原会怎么做,自然不会叫你听说一丝半点的消息。”

没庐赤赞点点头,道:“如此,为兄会让人去细细打探的,真没想到……幺弟动起手来,如此干脆利索。”

“这不是你所希望的么?”鱼之舟冷冷的反诘。

“的确如此。”没庐赤赞点头,却道:“这次咱们兄弟相见,为兄愈发觉得……幺儿你与以前不一样了。”

“往日的你,”没庐赤赞似乎在回忆,而且是如此“甜蜜”的回忆,还温和的笑起来,伸手将鱼之舟被风吹乱的鬓发轻轻别到耳后,道:“往日你可是个小哭包,总是追在兄长身后,没了为兄,你什么也做不好,而如今不同了……你办起事来,比为兄想的还要干脆利索,心狠……手辣?”

啪!

鱼之舟毫不留情的拍开没庐赤赞的手,道:“既然交易已然完成,从今往后,请你遵守诺言,你我之间一拍两散,再无瓜葛!”

没庐赤赞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不过鱼之舟不给他这个机会,转身离开,只留给他一个单薄的背影。

没庐赤赞立在树下良久,并没有着急离开,看着鱼之舟的背影,似乎有些出神,也不知在思考些什么……

升坛之后,便是正式的会盟之日。

会盟自古有之,在春秋战国时期十足鼎盛。正如字面意思,会盟的意思,就是两国首脑,或者代表人物见面,共同商讨条约,最后双方同意,签字画押,盖上印绶,往后遵守条约便可以。

这次吐蕃不战而降,求和会盟对于他们大大不利,签订的条款,很有可能是割地、赔偿、进贡等等“屈辱性”的条约。

没庐赤赞带着吐蕃使团走入会盟大殿,却一点儿也不见紧张,反而气定神闲,似乎这次会盟,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且十拿九稳。

此次会盟,吐蕃的赞普并没有参与,而是派出了特使没庐赤赞,所以相对的,李谌身为天子,也不能参加,而是派出了对等的会盟特使刘觞,以免吐蕃的面子太飘了,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

刘觞走入大殿,吐蕃与大唐的使团两面对坐,互相行礼之后入席。

刘觞笑眯眯的打量没庐赤赞,看似在客套寒暄道:“特使今日看起来精神不错,想必昨夜休息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