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案首

“知道了,爹。”顾大河应了一声,拍拍顾青云的肩膀。

“上次我和大哥商量过了,我们两家合买一头牛,这样也可以省点钱。到时牛就在我们家养着,等到了农忙的时候大哥要优先用,平时就是我家在用了。”顾季山突然说道。

顾青云点点头,刚才回来的路上,他跟顾青明说起明天有牛卖这件事时,对方已经告诉过自己了。因为大爷爷家里劳动力实在是太少了,顾青明和顾青亮不可能去放牛的。

那他们家以后放牛的人选是……顾青云看着还在美滋滋地舔着糖葫芦的二弟狗蛋,大名顾青平的小家伙,他大概还不知道自己以后可能是个放牛娃吧?

“哥,你看我做什么?”大概是顾青云眼里的情绪被他察觉了,顾青平抬头道,神情很是欢喜。

顾青云摇摇头,摸摸他的脑袋道:“吃吧,记得留一串给安安,一串给你三姐姐,要不然安安睡醒后知道肯定会哭。”三弟大名就是顾青安。

平平安安就是福,这是顾季山的意思。

“好吧。”顾青平很是爽快,提条件道,“那你下回要买花生糖给我。”

“等大哥赚钱了,你想吃我再买给你。”顾青云承诺道。开玩笑,他的钱可是有大用的,偶尔买点东西回来给他甜甜嘴就罢了,怎么可能经常买?

当然,他没告诉小家伙的是,他这次的确买了点花生糖,可那是给大丫和二丫的,毕竟二弟狗蛋还能偶尔吃到爷爷或他爹给的零食,大丫和二丫就几乎没有。

这边牛的话题还在继续。

“等牛买回来了,以后就让我去放牛,我可以一边读书,不耽误什么事。”他现在渐渐长大了,以后科考的花费会越来越大,所以他不可能脱产学习,总要在家帮帮忙的。

农活他不会干,但是这种事情他是可以干的,学一下就可以了。

大家都看向顾季山。

顾季山喷出一口烟气,点点头道:“到时再说。”这应该是答应了。

第二天,顾青云可以在家休息,何秀才说过明天才用去找他。

“大姐,今天轮到你做饭了?”顾青云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又去找顾伯山汇报县试情况后,回来就看到顾大丫端着早饭出来。

“嗯,这几天都是我做。”顾家做家务都是两房人轮着来,一次五天。

“对了,爹娘有没有说你什么时候成亲?”顾青云忍不住问道。

“你问这个做什么?我怎么知道?”顾大丫的脸一红,娇嗔地瞪了他一眼。

随着宅在家里的时间越久,顾大丫的肤色也养回来一点了,起码比村里的很多女孩子都白嫩了一些。

“姐,你按照我说的做,现在皮肤是不是好很多了?”顾青云吃了一口煎蛋,嗯,百吃不厌。

他是懂一点护肤常识的,用淘米水啊黄瓜啊什么的敷脸,坚持做下去,又不出去晒太阳和干农活,时间日久总会有点效果的。果然,顾大丫照他说的做后,皮肤情况明显改善。

他觉得,男人很多都是视觉系动物,在古代,外貌好的女子比其貌不扬的女子得到夫婿的重视几率要大一些。

他希望大丫以后能过得更好。

“吃都堵不住你的嘴,你可不能老是看这些书,不务正业。”顾大丫面带宠爱,轻点他的额头,这才把其他人的早饭放好。家里的大人们天刚亮就会去田里转转,一般要太阳升起才回来吃早饭。

“这也是正经事。”顾青云咕哝道,“做女孩子真麻烦,大姐,我去打听过了,没听说未来的大姐夫家里有什么不好的,可是一想到你可能年底或明年就要出嫁了,到时候受人欺负了我们也不知道。大姐,如果大姐夫欺负你了,你一定要告诉我,我会教训他的。”

他的神情很正经严肃,顾大丫一愣,随即低下头来,眼眶微热,低声道:“嗯,身为女儿家的确很麻烦。栓子,你还记得四丫吗?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到现在,可能除了三丫其他人都不记得她,连三婶恐怕也是,偶尔还听见她念叨夭折的二娃子,可是念叨四丫的我一次都没听说过。我觉得,成亲后我要是生女儿肯定对她很好。”

说完后,她似乎觉得不该说这些,忙转移话题道:“快点吃完,我好收拾碗筷。”

顾青云一愣,四丫?他当时忙着念书,很少关注她,如果不是大丫现在说起,他似乎都忘记有她存在过。在桃花镇,未满周岁的小孩夭折实在是太常见了,村里有一座山是专门埋葬未成年孩子的,他偶尔从那里经过的时候总觉得又新增了一座小坟堆。

人们习以为常,加上沉重的生活压力,没有太多的功夫去悼念去怀念,擦汗眼泪又继续生活,继续生下一个。

见气氛有些沉闷,顾青云忙道:“大姐,你以后一定能生儿子也能生女儿的。”

“又胡说!这种话不要在外面乱讲。”她自责道,“也怪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厨房里还有红薯,我端出来给你,你再吃一个。”说完就走进厨房了。

似乎看到了大丫的羞意,顾青云也不在撩拨她了。

他知道,自家的大姐对这次的结婚对象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何常春家境不错,爹是大夫,有一定的家底,家有五十几亩地,镇上的宅子也很大,而他人长得又不丑,相貌堂堂的,虽然因为是六指受了一定的歧视,但在本地,这种陋习并不严重,特别是何氏家族是桃花镇的第一大族,最具有影响力,一般的人也不敢说三道四的。

何常春本身识字知礼,会治一些常见的病症,特长是去采药,据说现在还想着买地种药材卖。

顾青云当初还想不通,大姐为什么会乐意这门婚事,并且看起来还非常满意,毕竟何常春是次子,以后家里的绝大多数财产肯定是老大的,而且她竟然不介意何常春的“六指”?他以为古代女子都很介意这个问题的。

想不通就不想,顾青云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打听何家的情况。打听的结果令他比较满意:何大夫夫妇一共生了二子三女,女儿们都嫁出去了,大儿子娶妻已一年,妻子刚怀孕。

顾青云主要打听何常春的娘亲和大嫂的脾气,毕竟何大夫他们已经很熟悉了,就是何常春的大哥都见过几次,为人都不错,是个有医德的。

何常春的娘亲也是一个好脾气的妇人,对何常春很是疼爱。

何常春的大嫂脾气现在暂且不知,不过大家都说看起来是个好的。

顾青云觉得大嫂的性格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家婆的性格脾气,有家婆在,家里还轮不到大嫂做主。

再说了,桃山寺一行他就了解到,何常春能长成现在这个模样,他家里人肯定也差不到哪去的。

至于当初师娘赵氏对他有点阴阳怪气的原因,顾青云也无意中得知了。

一想到是这个原因,他就觉得怪怪的。

想到他还书给何秀才那天,他对自己说的话。

“唉,本来还想着让你当老夫的孙女婿呢,没想到阿春现在要娶你姐姐,这样就不行了。”

顾青云一听,脸顿时涨得通红,低声道:“夫子,我还小呢。”

何秀才一听,也回过神来,有点不好意思了,道:“哈,我这是还没睡醒,在胡言乱语。你快出去,待会我去检查你功课,你回答不出来,仔细你的手!”

顾青云见何秀才连“老夫”的自称都不用了,忙快步走出书房。

回去后他把事情从头到尾仔细想了想,觉得那天去桃山寺,师娘赵氏对自己的阴阳怪气就是挑剔了,应该是夫子流露出这方面的口风,被师娘察觉后,她当然看自己不顺眼了,毕竟自家的家境和夫子家相差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