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买房

顾青云想在那里买一块地,自己直接建房,不是建那种标准的四合院,外表是,里面是接近现代那种一房一厅,或两房一厅,房子面积会小,最多加个厨房,院子里最好有地方能挖出水的,要挖一口井,这样用水就方便了。

一亩地已经可以盖十几间房,合起来就有七八套,房子一小,价格就便宜,容易租出去,相信这样比单独租给某个人能赚更多钱。

像他爹写来的信说,县城的那套三进院子出租前面两进,好不容易才找到人租,租金才每年十五两。

为了节省空间,他还可以把床做成上下铺,或者床底是抽屉式的,可以放东西……反正,对于怎么建房子顾青云是充满了热情。

“不过你哪来的银子?”方仁霄冷不丁问道,对于自己的弟子突然拿出一笔钱来买房,他当然会好奇。

侯府那边的束脩他可是一清二楚,虽说几十两银子也可以在京城买到几间房,或一座很小的院子,可那都是地理位置不好,或者不怎么安全的地方,青云想买的日南坊,单是买地,没有每亩一百两可拿不下来。

更别提他还要建房买家具了,至少需要花两三百两银子吧?

青云的行踪他基本知道得一清二楚,没见他去哪里挣钱。

顾青云一惊,忍不住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按住眉毛,低声道:“老师,您的眼神那么好,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方仁霄瞪了他一眼,挑挑眉,直接问道:“难不成是你写的话本?”

顾青云点点头,他一直没有特意掩饰,也想试探一下老师对他写话本的反应,因为老师偶尔会进他的书房拿书看,如果留意一下应该早就知道了,之前见他一直没有反应,他就当老师默认。

“最近有一本叫什么冒险记的话本,是不是你写的?”方仁霄没想到自己一猜即中。

顾青云点点头,紧张地看着他的神情,也不知道老师对自己写话本是什么意见?

“老夫猜就是,遣词造句很像你的手笔。”方仁霄站起来拍拍他的肩膀,“不要让别人知道即可,你还没有考中进士,现在传出去不好听。”

“嗯,我会的,为我出书的谢长亭您也见过,会为我保守秘密的。”顾青云忙解释道,等他考中进士,那时他写什么都不要紧了,毕竟很多文人都会有一些小爱好或者说是小癖好,甚至有些还登不上大雅之堂,像他这种喜欢写话本的,根本就不出奇。

不过老师猜到是自己的手笔,难道他看过?不知为什么,顾青云只要一想到方仁霄看过自己写的话本,心里就涌出一股羞耻感。

郁闷,太别扭了!这就是掉马甲的后果了,虽然是他故意的,但只要他想把钱拿出来花,总要说出来历的,免得让人误会他乱来。

“好了,你赶紧去做你的事,老夫去看看小石头,刚刚好像听到他的哭声,不知道是不是今天没见到曾外公?”方仁霄颇为得意地捋捋胡子,背着手慢慢地踱出书房。

顾青云望着他的背影哭笑不得:小石头才三个多月,还不会认人,谁抱他都是笑呵呵的,这样的他能认出你?

买房子的误会解决后,顾青云就准备明天开始着手办理。只是他上午还得去侯府教书,就让顾三元和方家经常外出的二管家一起到他说过的地方看,先了解价格和地段,最后由他来决定。

有人手帮忙,顾青云当然不会亲力亲为,轻重缓急,抓大放小,他已经能拿捏清楚了。

回到书房,顾青云开始继续读书,现在太阳还没有落山,要抓紧时间。

当他读到一句“七十而致仕”后,不由得陷入沉思。

老师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等过了年就是五十六,虽说朝廷明文规定七十岁才致仕,可精力不足的话,也可以提前申请退休。

老师的身体目前看来很好,应该可以撑到七十岁,可官场的事很难说,一不小心就需要提前致仕,而且身体状况很难预计,总怕有意外发生。

老师也跟自己说过这样的话题,虽说是点到为止,但顾青云明白,自己最好在下一次会试直接考中,这样他还可以帮到自己。如果迟了,到时老师提前致仕的话,那就很难帮到他,毕竟官场上的“人走茶凉”不要太有名。

耳边听到堂屋那里传来儿子“咯咯咯”的笑声,顾青云忍住想跑过去逗弄的冲动,把书房的门轻轻掩上,回来继续翻书。

不久,就再也听不到孩子的声音了,估摸着他们是怕儿子吵到自己,把他抱到正房去了。

等把这本书读完后,顾青云开始对着柳公权的字帖练字。半年的时间,自己的书法更上一层楼。上次方子茗来看小石头时,还说过自己的字可以卖得几个钱了。

想起方子茗的评价,顾青云忍不住一笑。

慢慢的,时间一点点过去,等书房暗下来后,顾青云拿起火石点起蜡烛,烛光下,他的影子被拉长,面容显得格外地柔和。

晚上他很少挑灯夜战,把今天的事情写在日记本上后,顾青云就结束今天的学习。他走回卧室,果然见儿子正闭着眼睛昏昏欲睡,偶尔还睁开一下眼睛,小脸蛋肉乎乎的,红润白嫩,样子娇憨可爱。

顾青云不敢逗他,只看着他很快就陷入沉睡,这才蹲下来,仔细看着他沉睡的小脸,心情甚好。

时间如流水,等过完年,元宵节也很快过去了,京城的元宵节无疑是非常热闹的,顾青云和简薇把孩子留在家,两人出去逛了一圈,感受一下过节的气氛,吃了一碗汤圆,因惦记着家中的小石头,很快就回来了。

不过有小道消息说陛下在元宵节那天出现过,老百姓说得煞有介事的。这个时代,掌握力量的朝廷官员不敢乱说话,朝廷对读书人的管制也很严格,只能在县学等地方发表对国朝的言论,在外面可不行,不能胡乱诽谤编排。

不过现在渐渐放松,京城开始有小报了。

至于平民百姓?反而可以对朝政指指点点,尤其是对皇帝的事,他们非常感兴趣,这次的小道消息就传出几个版本。

顾青云本来以为是无稽之谈,皇帝过节不在宫里跑出来做什么?没想到谢长亭的到来却让他觉得这小道消息有时候还真不是乱说的。

“什么?你遇到陛下了?”顾青云大吃一惊。

谢长亭却有些精神萎靡,他只提了一句就不肯再说,反而催促他拿稿出来。

顾青云挑挑眉,知道这其中应该是发生什么事让他不想谈,不过他不着急,谢长亭在合适的机会总会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