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石窟(中国四大石窟)

本文目录一览:

  • 1、我国三大著名石窟
  • 2、中国三大石窟
  • 3、中国的三大石窟是什么?都在哪里?
  • 4、中国古代三大石窟
  • 5、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具体都在什么地方?

我国三大著名石窟

我国三大石窟分别指的是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石窟是一种以佛教特色为主的艺术景观。在我国这种石窟非常多,不过比较著名的就是以上三个石窟,这三个石窟都拥有大量的壁画、石窟、文物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非常值得参观。

1、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衰而兴衰。莫高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现存的大小洞窟有491座,塑像有2400多尊,壁画45000余平方米。敦煌莫高窟的人物壁画精美绚丽,充分体现了隋唐宗教绘画的现实主义思想。

2、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大约1000米,现存45个主要洞窟,51000余尊雕造像,其中的大佛最高达17米,正准备申办“世界文化遗产”。

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北魏时期,南北长约1000米,现存2100多个窟龛,共有3600多品碑刻题记,还有40多座佛塔。

石窟是来自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印度石窟的格局一般是一间方厅,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成方方正正的小禅室,用来修行。佛教本就提倡遁世修行,所以僧侣们大多会选择崇山峻岭的偏僻之地,中国的石窟最开始是仿印度石窟开凿的,北方黄河流域较多。

中国三大石窟

中国三大石窟分别是: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1、莫高窟

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2、云冈石窟

石窟依山而凿,云冈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自古以来,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余年之久。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全山造像11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石窟艺术

从北魏(38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这个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中国的三大石窟是什么?都在哪里?

中国的三大石窟是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东麓。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城西的武周山麓。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伊河岸边。

1、莫高窟

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2、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卢舍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她面容丰腴典雅,笑意微露,端庄而美丽。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扩展资料

一、莫高窟价值

敦煌壁画中有音乐题材洞窟达200多个,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据统计不同类型乐队有500多组,吹、打、拉、弹各类乐器40余种,共4500多件。敦煌藏经洞文献中也有曲谱和其它音乐资料。

丰富的音乐图像数据,展现了近千年连续不断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面貌。为研究中国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敦煌石窟大多数洞窟的壁画中几乎都有舞蹈形象。有反映人间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舞乐场面和舞蹈形象,如西域乐舞、民间宴饮和嫁娶舞乐;有经变中反映的宫廷和贵族燕乐歌舞场景;有天宫仙界的舞蹈形象,如飞天的舞蹈形象,供养伎乐等。

还有藏经洞保存的舞谱及相关资料。舞蹈艺术是无法保留的时空艺术,古代的舞蹈形象,现代人已知之甚少,就敦煌石窟舞蹈形象的珍藏而言,堪称舞蹈艺术的博物馆,保存了无数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代表了各时代舞蹈发展的面貌及其发展历程。

二、云冈石窟价值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三、龙门石窟价值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

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石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莫高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冈石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2、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5A级景区(最高级别)、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休闲旅游景区。云冈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3、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家5A级景区。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龙门石窟名称由来

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龙门,又称伊阙,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

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京城,把皇宫紫微城的正门则天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具体都在什么地方?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河西走廊的西端。始建于先秦十六国时期,经历了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元朝十六国的建设。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有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的壁画和2415套泥塑彩塑。它是世界上最大和最丰富的现有佛教艺术遗址。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7公里的五洲山南麓,石窟沿山雕琢,东西长1公里。这里有45个主要的石窟,252个大小不一的窟龛,以及51,000多尊石像,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之一。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它是中国石雕艺术的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大约建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时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山和香山上。它大约有一公里长。今天,这里有2345个石窟,2800多块碑文,10万多尊佛像和70多座佛塔。最大的佛像高17.14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龙门石窟历经无数个朝代而长期存在,保留了大量的实物图像和文字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发展变化,也使中国的石窟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已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5A级景区。

云冈石窟,建造时间在成帝北魏时期至明帝孝庄时期,公元460年至公元524年,共60余年,地址在山西省大同市武现岛,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长度在一公里左右。气势磅礴,佛像众多,现保存有45个洞窟,5万多尊佛像,250多座石窟,展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的石窟艺术,例如,潭瑶五窟,设计严谨,规模宏大,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作。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首批国家5A级景区和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中国三大石窟之首。它始建于先秦时期,后经数个朝代的修复和经营,才形成今天的宏伟规模,共有700多座石窟,4.5平方米的壁画,2400多座泥塑彩塑。同时它还保留着当今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在近代出版时还发现石窟内共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所以后来一直有专门研究敦煌的人对这些进行研究。但是后来由于偷盗和欺诈,所以石窟丢失了很多文物,宝藏也经历了很多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莫高窟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在1987年被三大石窟中第一个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上一篇:2022款福特福克斯值得入手吗(福特福克斯suv2020款)
下一篇:莒地名人录(莒县名人及事例)